自2002年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诞生以来,基于三维空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近些年来,随着BIM技术在基础设施行业的广泛应用,BIM协同设计已经成为行业新的热点研究领域。
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相较于传统的设计方式拥有很多的优势,能够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诸多不足。但是,目前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却不是很广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风险程度较高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筑设计行业因为各种原因限制,普遍存在着设计时间短、施工周期紧张等问题。设计单位为了获得市场份额,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初期设计内容。
但是如果在设计开始阶段就运用BIM技术进行专业间的协同设计,设计单位无法保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支持下,在短时间内完成各专业的设计任务。因此,设计单位采用BlM技术进行协同设计会有一定的风险,导致许多设计单位在进行协同设计时仍采用以往的模式。
二、缺乏相应的软件支持
目前,大多数的BIM软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虽然目前国内的相关软件开发单位也在积极地研发BIM软件,但是目前市场应用较为广泛的软件仍是由国外企业生产的。
而国外企业软件的开发大多基于国际通行的标准,软件中的许多设置不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现行行情,这就导致了BIM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BIM技术的发展。
三、BIM技术有难度,需要经过专门培训
目前国内包括设计院在内的绝大多数设计单位的主流设计软件仍然是AutoCAD软件。多年来AutoCAD被广泛的用于建筑业的设计过程中,利用AutoCAD绘制的二维图纸也一直作为较终设计成果进行项目的交付。
AutoCAD软件技术比较成熟,加上多年以来被各设计单位所青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设计规程。要想取代AutoCAD技术利用BlM技术进行协同设计,需要设计人员从根本上转换设计观念,难度较大。BIM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需要设计人员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掌握其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技巧及方法。
四、相关机制不到位
BIM技术作为引进国内的较为先进的技术仅在各大设计单位应用,还没有引起整个建筑行业的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对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应用也没有制定比较完整的相关标准和政策。
同时,项目的其他参与方对BlM技术的要求不多,比如业主方注重的是较终的项目成果,不在乎是否采用BlM技术进行过程的控制。只有在某些高端建筑设计中,业主方对BIM技术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才会要求设计方必须使用BIM技术并通过专业间的协同设计构建BIM模型。
河南BIM公司:河南国之秀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依托十余名残友的BIM技术实力和建基的工程咨询积淀。业务涉及设计、审图、建模,施工碰撞检查,管线综合优化,工程量统计,施工模拟,出图交付指导施工,项目实施培训等全产业链咨询服务。公司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精英团队,致力于融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应用经验与IT研发成果,为客户提供具有商业附加值的共赢方案。